燕昭陽:烙鐵作畫 妙筆生花
關注濟源網微信
燕昭陽在烙畫
1月11日上午,思禮鎮荊王村,燕昭陽在工作室里創作虎年生肖葫蘆烙畫。在這間工作室里,一件件精美的烙畫作品令人嘖嘖稱奇。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些作品都是用炙熱的電烙鐵創作出來的。
“烙畫也被稱為燙畫、火筆畫,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藝術風格?!毖嗾殃柛嬖V記者,烙畫相傳起源于漢代,后失傳,明清時期再次興起。
曾在豫光金鉛、中原特鋼從事車床工作的燕昭陽,從小酷愛書畫文史,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葫蘆烙畫,就深深愛上了這一藝術形式,并開始自學、研究、琢磨。
在葫蘆、木板、宣紙上烙畫需要精準控制溫度,溫度高一點畫色可能變得焦黑,溫度低一點畫色往往不夠深,因此繪畫時電烙鐵的力度、速度都要掌握得恰到好處。這些要靠平常練習積累經驗,也需要深厚的美術基礎。曾是車床工的燕昭陽為此下了一番苦功夫,逐漸掌握了烙畫的創作技巧,并于2014年成立個人工作室。
經過8年的磨煉,燕昭陽與妻子郭真真決定全力投身烙畫創作,就一起辭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葫蘆烙畫、木板烙畫、宣紙烙畫為主專業從事工藝美術品、文創產品的設計、生產、制作。如今,他的公司形成了葫蘆種植-制作-銷售產業鏈條,帶動了周圍群眾就業。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烙畫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燕昭陽多次外出參展、走進校園進行宣傳。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濟源,他以濟源的歷史文化為主題創作了諸多葫蘆烙畫、木版烙畫《盧仝煮茶圖》《愚公移山》以及宣紙烙畫《濟源九景》。
2020年2月,他用7天時間創作了葫蘆烙畫《致敬抗疫英雄》。這幅作品高13厘米,正面是鐘南山院士的畫像,反面刻著7個大字“民族脊梁鐘南山”。作品中的鐘南山院士神情嚴肅,目光堅定,臉上每一道皺紋、每一絲頭發都清晰可見,栩栩如生。鐘南山身后是一幅中國地圖?!斑@件作品取名《致敬抗疫英雄》,就是要讓大家記住每一位為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人,號召大家學習他們舍生取義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堅持到底勝利終歸屬于我們!” 燕昭陽說。
與葫蘆烙畫《致敬抗疫英雄》一樣,他創作的烙畫作品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也在多次大賽中獲得榮譽。在2018年首屆中原文化旅游博覽會上,燕昭陽的木板烙畫《盧仝煮茶圖》榮獲“老家禮物”銀獎、《江山聚秀》榮獲“精品文創”銅獎。從2019年到2021年,燕昭陽創作的烙畫作品在河南省旅游商品大賽中連續獲得一等獎。在2019年全國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大賽中,燕昭陽的烙畫《河防堡壘》被遴選為全國優秀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在2021年11月5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燕昭陽的木板烙畫《愚公移山》榮獲創意設計金獎。
隨著自身水平的不斷提升,燕昭陽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尤為重要,堅信藝術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多次無償捐贈自己辛苦創作的烙畫作品。2018年11月29日,他參加濟源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愛心捐贈儀式,向下冶中心小學捐贈葫蘆烙畫作品4件。2020年5月20日,他向濟源市博物館捐贈烙畫《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2020年11月5日,他向愚公移山干部學院捐贈烙畫《河防堡壘》。
“我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盡綿薄之力?!毖嗾殃栒f。(文/圖 記者 林勇 通訊員 李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