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下旬,偶然從新鄉延津縣城北10公里處石婆固鎮的酸棗閣路過,得知延津歷史上曾叫“酸棗縣”,并且沿用近千年,便起了好奇心。
然而,那天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匆匆路過,讓我對酸棗與延津的淵源根本來不及細究?;貋?個多月了,那個獨特的地方時不時闖進腦海,蕩起漣漪,揮之不去。索性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時光倒流。
那其實只是個很普通的院落,遠沒有濟源的濟瀆廟氣勢恢宏,也比不上盤谷寺的歷史悠久。一座青磚砌就的樓閣,一座坐北朝南還算寬敞的書院。樓閣東側掩映在茂盛的酸棗樹蔭里,另有幾十株樹齡小些的酸棗樹,整齊排列在閣樓前甬道兩側。時值盛夏,枝頭綴滿青青圓圓的酸棗,一簇簇米黃色的細碎棗花在翠綠的葉子間時隱時現,散發出若有似無的清香。一切都那么親切而自然,陌生而熟悉。
酸棗閣,顧名思義,酸棗是主打是核心是靈魂是思想。那棵酸棗樹也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古老的酸棗樹,究竟生長于何時無法考證。講解員說經有關專家初步鑒定,該樹年齡不低于5000年,令在場一眾人驚嘆不已。它在鼎盛時期高達數丈,其干粗壯,合抱不交。至明代,周圍東岳廟倒塌,大樹枯死,根側卻另發新株。當地人為保護古酸棗樹干,修建了長寬各八尺、高兩丈余的方形閣樓,閣樓下方南側留一小門,東西山墻上部各開一個小窗孔。同行的人輪流從小門入閣觀看,我也隨之效仿。側身彎腰鉆進閣內,幸而里面還有兩三個游客,稍微給我壯了壯膽。定神環顧四周,昏暗的光線里,鐵柵欄圈著酸棗樹干,樹干直徑約兩米,已成化石,深灰粗糲,紋路清晰,悠悠散發著蒼涼而遠古的氣息,又奔涌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暗流。
閣內搭有樓板,北墻下部亦嵌有石碣,鐫明朝工部尚書、吏部尚書李戴書的《石婆固東岳廟古酸棗記》。明代詩人越應揚題《酸棗遺蹤》,詩云:“由來斯棗名斯邑,特地參天獨而奇。一自司空垂筆后,孤標千載茂聲馳?!贝笠馐茄咏蚬糯a酸棗,故此為邑名,唯獨酸棗閣這里的酸棗樹高參天,非常奇異。想來也是,我們經常在山間遇到酸棗樹,皆為灌木叢生,哪里見過這樣高大粗壯的酸棗樹呢?著實奇異。
給我們解說的陳姓老者,也是守樹人,70多歲,滿頭白發,含糊不清的方言解說我只能聽懂片言只語。老人精神很好,聲音洪亮、高昂,年齡雖老,但依然保持著一種風骨,如這棵老酸棗樹??莞稍缫鸦没杀诹⒐质?,雖屢遭斧砍刀削,根系依然不朽,從東側冒出的兩株新樹郁郁蔥蔥,枝干蒼虬,果實累累,風華正茂。它們是老樹生命的延續,歷史的重現。
圍著閣樓轉悠,樓北墻外嵌石碣一方,上刻“唐鄂國公尉遲敬德掛鞭處”。據清朝《延津縣志》載:“唐尉遲敬德奉命重修之役(即監造東岳廟工程),曾系馬掛策其上?!彪娛鸸忾g,腦海里跳出濟瀆廟里的將軍柏,“夜來明月枝頭動,疑似將軍寶劍光”。當年的柏樹曾被尉遲敬德掛過寶劍,此處的酸棗樹亦被這位將軍懸掛馬鞭。從濟源到延津,從濟瀆廟到酸棗閣,一個歷史人物的隨意舉動,竟給兩個地域增添了歷史神秘和文化厚重感,也算一段奇緣。
為什么以酸棗為地名稱謂,想必彼時彼地酸棗遍地,抑或是因這棵奇特的酸棗樹吧。酸棗縣一叫近千年,直到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因境內有黃河的重要渡口延津渡,才改稱延津縣?!端涀ⅰ防镆灿小耙约?,故曰酸棗”的描述。
不論是神話故事還是歷史真實,離奇的劇情賦予了這片土地和這棵棗樹不尋常的精神內涵。它也因此受到了當地人的尊崇與保護。
酸棗閣北十幾米是酸棗書院,寬敞氣派,里邊掛有一些字畫。徜徉其間,思緒萬千,遙想當年是否有瑯瑯書聲從書院里飄出,回蕩在酸棗閣上空?
枝頭的小青棗晃晃悠悠,引誘著我,忍不住偷偷摘了一顆丟到嘴里,生澀無味。它還不到成熟的時候。不知道酸棗紅了會是什么滋味,會不會酸甜可口,又是不是雙核呢?可惜我只是匆匆過客,注定要錯過棗紅的季節。而這個歷史上的酸棗縣,古老的酸棗樹,酸甜的酸棗果,也只是我生命長河里的一道掠影,終將在我的記憶里漸行漸遠,在它的世界里燦爛依舊。(任芳)
蓼花,是一種草本植物,花小,呈白色或淺紅色,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生長速度快,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2022-11-23近年來,示范區把文明單位創建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載體、有力抓手和提升市民素質、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方式,探索新形勢下文明單位創建路徑,全面提升文明單位建設水平,在全區營造了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2022-11-23濟源新聞傳媒中心·網上問暖平臺開通一周時間,后臺也接收到了群眾反映的供暖問題——“暖氣溫度升得慢”“繳了暖氣費,暖氣還沒開”……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實地走訪,與有關部門一起,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2022-11-23近年來,梨林鎮把招商引資觸角延伸至沿海省市,將落地項目層次瞄準國內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大力開展產業招商,為濟源“東大門”高質量發展積潛儲能。
2022-11-2311月22日,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史秉銳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示范區黨工委辦公室第一黨支部組織生活會,與支部黨員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重要講話,圍繞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主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凝聚團結奮斗力量。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