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鋼鐵巨龍展英姿,互聯互通促發展
關注濟源網微信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11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提到“中老鐵路目前已累計開行貨運列車225列,運輸貨物986萬噸,貨物運輸覆蓋老撾、越南等1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作為老撾第一條翻山越嶺、來之不易的現代化鐵路,中老鐵路盤活了中國和東南亞之間的交通。開通以來,它除了在客運方面頗受歡迎,貨運方面更是成績累累,這些碩果不僅體現了中國暢通國際循環、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決心,還與中國鐵路部門不斷的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密不可分。
建互聯互通鐵路線,創“一帶一路”新名片。中老友誼源遠流長,開放合作,既是相處之道,又是重要法寶。在中國“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老鐵路的開通更是錦上添花,不僅拓展了中老沿線地區共享、共贏的新發展空間,還進一步加深了中老兩國的友誼,也為中國和東南亞其它國家的互利合作做出了貢獻。如今,中老鐵路黃金線路作用更加凸顯,它在深刻改變老撾交通運輸格局的基礎上,將“陸鎖”短板轉為“樞紐”優勢,展示了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實現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與決心。
憑多措并舉提服務,以改革創新促能效。在中老鐵路的建設中,為推動“中國鐵路走出去”,中國除了為他們提供“滄瀾號”動車組,甚至將專業技術經驗傳授于此,培養老撾自己的技術人員。在中老鐵路的運輸中,探索實現了“瀾湄快線+跨境電商”“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等鐵路國際運輸新模式,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實現無縫鏈接,增強了輻射效應和跨境貨運能力。這些不僅有效促進中國技術和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國門、走向海外,展示中國作為交通強國的建設與運營水平,同時映照著中國鐵路技術水準的不斷提升與質量保證。
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開通11個月的中老鐵路已經取得如此輝煌成績,我們期待這條“鋼鐵巨龍”走遍萬里路,惠及沿線千萬家,為加快建設成中老經濟走廊、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