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闡釋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飽蘸文明 桃李成蹊
關注濟源網微信
學校是育人的搖籃,校園文明折射著社會文明。
近年,濟源把弘揚文明新風、養成文明習慣、提升文明素養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多措并舉,強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立德樹人 涵養文明氣質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
作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濟源一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貫徹《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將班會、心理健康教育、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等納入日常德育體系。
天壇路小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設了“三化”管理模式,以“星火”名班主任工作室為引領,實現班級管理精細化;以“兩大課程”建設為抓手,實現德育管理課程化;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實現少先隊建設規范化,著力提升學生文明素養。
軹城鎮實驗中學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符合不同年齡特點的德育課程,通過晨會、團隊會等平臺,采用主題團隊會、演講辯論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摆s考路上有我”“童心向黨”等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文化建設 優化育人環境
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影響。
濟水一中堅持“文化興校、質量強?!?,發展多元特色文化。學校連續舉辦校園文化節8屆,校園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社團成果展評活動6屆,印發文明手冊3000余冊。4000余名學生參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等主題活動,受到省級表彰。
宣化學校注重營造環境,創設成就教師、培養學生、優化課堂、引領家長等文化板塊,設置“家風家教墻”等,形成了濃郁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教育。
文昌路小學在獲評2019年度文明校園的基礎上,以大力弘揚“愚公移山 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和培養理想遠大、品德高尚、素質全面、勇攀高峰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建立較為完整的活動育人目標序列。學校每天一次的衛生檢查、每周一次的“星級班級”評選、每月一次的“文明班級”頒獎、不定期的“文明科室”評比等一系列活動,讓文明新風勁吹。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納入績效目標考核,形成了相互競爭、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校園衛生、活動開展、資料整理等各項創建指標時時檢查、統計、公布、通報。
志愿服務 弘揚文明新風
在推進文明校園創建的過程中,濟源各學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
沁園中學著重打造“沁園春”師生志愿服務品牌,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清涼驛站”,開展“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等;教師志愿者服務隊已開展活動600余次,其中“送教下鄉”10余次、社區水電暖維修100余次、電腦網絡維修60余次、送文藝下鄉20余次、愛心幫扶300余人次。
2021年,東園學校向邵原鎮和王屋鎮林山村捐贈4萬余元物資,向慈善總會捐款11萬余元;到下冶一小、軹城綺里小學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參與教師60余人次,受益學生3000余名);為四川大涼山的孩子捐贈近8000元物資,讓他們溫暖過冬。學校教師志愿者張利軍開展“濟水探尋”活動63批次,2551人受益。
濟瀆路學校成立31支教師志愿者服務分隊,開展城市廣場和游園保潔“周周行”、文明勸導、義務獻血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200余次,服務時長超10000小時。如今,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已成為學校師生的共識。
校園,因文明而更加和諧;文明,讓校園更加美麗。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新時代賦予學校的光榮使命。濟源各學校通過文明校園創建,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記者 劉永芳)